曹红二学共曹红
2024-06-24 14:07:02    浏览:1385返回上一级

2024年6月13日,值冯其庸先生诞辰百年纪念之际,北京曹雪芹学会创会会长胡德平,国家住建部原部长汪光焘,北京曹雪芹学会顾问、87版《红楼梦》电视剧音乐作曲王立平,北京曹雪芹文化发展基金会顾问谢伯阳,汪光焘部长随行李祥新,王立平夫人杨晓风,北京曹雪芹学会秘书长、《曹雪芹研究》副主编位灵芝,北京曹雪芹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王常永,《曹雪芹研究》编辑部主任顾以诺一行九人拜访冯其庸学术馆,交流洽谈合作事宜。




惠山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袁漪韬,惠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邱晓东,前洲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夏继明,前洲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茹,冯其庸学术馆馆长沈宏,冯其庸学术馆名誉馆长冯有责,冯其庸学术馆副馆长冯渊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红楼梦学会艺术委员会委员彭连熙等共同参与了本次考察交流工作。
北京曹雪芹学会一行首先参观了冯其庸学术馆。馆内设有六个展厅,分别为“稻香家世”“艰难学程”“翰墨余香”“瀚海孤佂”“佛缘遗迹”“桂香书屋”,生动展示了冯其庸先生的学术生涯和学术成就。
随后,北京曹雪芹学会与冯其庸学术馆交流座谈会在桂香书屋内举行。



惠山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袁漪韬代表惠山区政府对北京曹雪芹学会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她介绍了惠山区和前洲街道的基本情况,表示冯其庸先生是惠山区的文化名片,冯其庸学术馆的建设有效集聚人文资源,提升人文素质。



冯其庸学术馆馆长沈宏表示,冯其庸学术馆致力于传承冯其庸先生的学术思想,开馆以来,学术馆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30余场,接待各方来宾16万余人,积极与其他学术机构交流合作,推进学术讲座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冯其庸学术馆十分期待与北京曹雪芹西山故里共建。



北京曹雪芹学会创会会长胡德平表示,参观冯其庸学术馆,看到冯其庸先生从一个“瓜饭子弟”成长为中国的文化大家,足见中国知识分子的成长之路。他指出冯其庸先生对“曹学”的态度。早在1986年中国曹雪芹研究会编的《曹学论丛》中,冯其庸先生就撰文《关于曹雪芹的研究》,指出孟子和司马迁都谈到“读书知人”的问题,仅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对于曹雪芹的研究也是刻不容缓的”;同时,由于《红楼梦》的自身特点,曹雪芹“是以他身经的时代、家庭和个人的生活遭遇作为他的小说的主要生活依据的”,因此,“对曹雪芹的研究,也就成为对《红楼梦》的研究的一个重要侧面”。冯先生提出:“现在从中又专门产生了一种研究作家曹雪芹的学问,称之曰‘曹学’,这究竟有什么不好呢?”其实“红学”一词的产生,本来也带有戏谑的味道。嘉庆年间《京都竹枝词》:“做阔全凭鸦片烟,何妨作鬼且神仙。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胡会长指出,最近曹学会注意到一则材料,晚晴名臣徐继畬在其地理著作《瀛寰志略》中有一段对华盛顿的评价:“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而徐继畬的启蒙老师,正是《红楼梦》的整理者高鹗。由此看来,今天我们对于曹学、红学的研究,对冯其庸先生的纪念,理应具有更加开放的眼光。



国家住建部原部长汪光焘回忆了自己与冯其庸先生的机缘。在北京磁器口一带拆迁时,曹家回京后的第一处住所——蒜市口十七间半如何处理,一时间成为难题。1999年6月,北京市崇文区政协、北京市政协、中国红学会联合召开曹雪芹故居遗址研讨会,冯其庸先生在会上发言,表示红学界认为把蒜市口十七间半旧宅定为曹雪芹故居是实事求是的,面临广渠门内大街道路拓宽、房屋拆迁,“我们要认认真真地把这件事办好,不失时机地重建曹雪芹故居”。此外,汪部长对北京曹雪芹学会与冯其庸学术馆形成交流表示祝贺。




北京曹雪芹学会顾问、87版《红楼梦》电视剧音乐作曲王立平提起他与《红楼梦》“一朝入梦,终生不醒”的缘分,指出《红楼梦》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当下的文化传承,要讲故事,讲传统,传播民族文化经典。



北京曹雪芹文化发展基金会顾问谢伯阳指出,纪念名人的场所通常以“纪念馆”“博物馆”命名,而这里被命名为“学术馆”,是冯其庸先生决定的,展现了他实事求是的精神。冯老是大学问家,而他尤其重视对曹雪芹的研究,令人感佩。



北京曹雪芹学会秘书长位灵芝回忆冯其庸先生帮助曹学会的几件事。一是蒙府本的定名。2011年,在曹学会的帮助下,蒙府本《石头记》的近代递藏脉络得以披露,冯老得知后,为该本定名为“蒙古王府藏石头记”。二是《种芹人曹霑画册》。2016年,贵州省博物馆携画册入京,冯老曾目验画册。三是2015年曹雪芹西山故里一期落地,冯老为之题字“曹雪芹文化中心”。由胡德平会长口占、冯其庸先生亲笔题写的对联“南北两京通南北,曹红二学共曹红”至今仍陈列在曹雪芹文化中心。位秘书长介绍了曹学会的工作成果,并邀请冯其庸学术馆到北京参观指导,期待双方形成更具体的交流合作。



座谈会最后,胡德平会长代表北京曹雪芹学会向冯其庸学术馆捐赠珍贵学术文献。王立平先生向冯其庸学术馆捐赠书法作品。